1948年,国军将领区寿年被俘,为何仅仅2年就被特赦?原因有三个
1950年7月的一个闷热午后,功德林战犯管理所里传来轻轻的翻书声。区寿年靠在木椅上,反复阅读一封刚从广州寄来的家书,信纸早已被汗水打湿。他缓缓抬头,对身旁的管理员低声说:“请帮我转告组织,我准备把这段检讨再补充一页。”短短一句话,悄悄预示了一桩不同寻常的特赦决
1950年7月的一个闷热午后,功德林战犯管理所里传来轻轻的翻书声。区寿年靠在木椅上,反复阅读一封刚从广州寄来的家书,信纸早已被汗水打湿。他缓缓抬头,对身旁的管理员低声说:“请帮我转告组织,我准备把这段检讨再补充一页。”短短一句话,悄悄预示了一桩不同寻常的特赦决
1948年初,解放战争的形势正处在重大转折的前夜。毛泽东主席构想了一个宏伟的战略:派遣华东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江南,直插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带,以此调动中原地区的敌军,缓解刘邓大军的压力。这是一个极具魄力的设想,类似于第二次“千里挺进大别山”。
1948年4月28日,粟裕前往阜平县城南庄见主席。主席听说粟裕来了,站起身走出房门。
华野攻占开封,蒋介石果然中了粟裕“动敌”之计。为挽回颓势,稳定人心,蒋介石令邱清泉兵团及第四绥靖区刘汝明部由兰封、菏泽地区向开封攻击前进;同时以第六绥靖区副司令官区寿年所率领的第七兵团(辖整编第七十五、第七十二师和归整编第七十五师指挥的新编第二十一旅),由民权